以傳統的思維來想的話通常會有這種情形:總經理跟業務經理提出問題,業務經理跟技術經理反應,技術經理要求下屬出產品文件說明,下屬製作好PPT交付給主管,主管提供給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回報總經理並請業務自行去看。然後就解決了問題。
這種解決方法會有幾個問題:
- 產品文件是技術人員自己寫出來的, 並不適合對客戶
- 經理跟經理間只是為了應付總經理的問題, 並沒有真正的思考問題及想要達到什麼成果
- 業務人員拿到了PPT, 只是翻閱
- 沒有時程及驗收成果
- 沒有管理歸檔, 日後會重蹈覆轍隨著時間一久,人員流動後,同樣的問題會又再度出現。 如果經營者懂得邏輯思考的話,大致上會是如下:
標題:業務部門同仁不了解公司產品的解決方案
現況收集:
- 業務不懂公司產品及技術
- 業務無法當下回答客戶產品問題,讓客戶覺得不專業
- 沒產品及技術規格文件或檔案可看
可能原因:
- 業務部門沒有教育訓練
- 業務主管沒有在管理業務人員
- 技術部門沒有提供產品說明文件
- 業務人員沒有吸收或學習
改善略策:
- 製作公司產品簡報
- 主管要求業務同仁了解自家產品優劣
- 教育訓練文件集中管理
- 人員考核標準
執行:
- 業務部門整理客戶常見問題
- 技術部門針對常見問題提供相關產品說明及優勢
- 人事部門及業務主管制升遷考核基準
- 規劃公司資源集中管理
以上只簡單的例子說明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較客觀在看到問題的【全貌】,避免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的情況發生。當然還可以演伸看到這個問題的源頭是需求單位,不應該是由技術部門來主導。需求單位是業務面對客戶的問題,解決了業務的問題也解決了客戶的問題。若反過來由技術人員來主導,那麼一定會有盲點。若用經營者的角度來時,那麼也有可能會跨部門一起來討論出以上的問題,收集不同的角度觀點,就能更全面的掌握全局。
如果學會了邏輯思考,我們就會比別人想的更周全,比別人想得更多,相對的也會比較有競爭力。不論我們是職員或主管或經營者,若懂得邏輯思考的重要性,相信一定會對我們的未來有一定的幫助。生活中的大小問題,工作上的大小問題都可以透過這套思考模式得到較佳的解決。